贺兰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共济失调你了解吗 [复制链接]

1#

什么是共济失调

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的情况下运动的协调障碍。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,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。但不包括肢体轻度瘫痪时出现的协调障碍、眼肌麻痹所致的随意运动偏斜,视觉障碍所致的随意运动困难以及大脑病变引起的失用症。根据病变部位不同,共济失调可分为四种类型:①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;②小脑性共济失调;③前庭迷路性共济失调;④大脑型共济失调。而一般称呼的“共济失调”,多特指小脑性共济失调。

共济失调分哪几种

大脑,小脑,基节,前庭系统,深感觉等系统的损害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,平衡障碍等。

1.小脑性共济失调:肿瘤,小脑变性,萎缩等

2.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:中*,神经病变,肿瘤,脑血管病等

3.大脑性共济失调:脑血管病,肿瘤,中*,炎症,外伤等

4.前庭性共济失调:急性迷路炎,内耳出血,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。

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遗传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类型。其共同特征是中年发病,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共济失调。临床表现除小脑性共济失调外,可伴有眼球运动障碍、慢眼运动、视神经萎缩、视网膜色素变性、锥体束征、锥体外系征、肌萎缩、周围神经病和痴呆等。

共济失调的临床症状具体如下:

1、平衡障碍:行走时无法掌握平衡,走路摇晃,无法走直线,两脚距离较宽,即醉酒样步态;

2、协调功能障碍:肢体出现震颤,无法正确辨别距离。检查时可进行指鼻试验、跟-膝-胫试验;

3、发音异常:发音器官的肌肉协调功能较差,音律和节律异常,称为吟诗样语言,说话时如朗读诵诗;

4、震颤:意向性震颤,即拿物体时因辨别距离不良,可出现肢体震颤,亦可出现头部、躯干震颤,特别是眼球震颤。

咨询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