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或者是城市树丛中、绿化带里,每到下雨后就会出现众多蜗牛,这些蜗牛中有些个头比较小,属于我们本地蜗牛,名字叫扁蜗牛或者小牛螺。
我们可以注意到,名字中是有一个“螺”字的。
但最近,在广州和深圳等地,每到雨后会出现一种个头巨大的蜗牛,这会引起众多人的兴趣,大人看着好奇,孩子们看着更加好奇。
既然好奇,就会有人捉来玩,甚至是会有人捉回家去想办法吃掉。
蜗牛本身能吃吗?是有能吃的蜗牛,但蜗牛种类太多了,我们要捉它们当成宠物或者是当成食物时,一定要分清是什么蜗牛。毕竟是放在身边或者要吃进肚里的,不清楚什么品种就这样做,是不折不扣的鲁莽。
比如最近一段时间,雨后出现的这种大蜗牛别说吃了,连碰也不能碰。
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不能吃也不能碰?难道它们有毒吗?毒倒是没毒,但要看怎么理解。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些蜗牛属于什么品种,再来说一下为什么不要碰。
Ⅰ:16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
年1月,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首批外来生物入侵名单,这16种外来生物分别是:紫茎泽兰、薇甘菊、空心莲子草、豚草、毒麦、互花米草、飞机草、凤眼莲、石茅、蔗扁蛾、湿地松粉蚧、强大小蠹、美国白蛾、非洲大蜗牛、福寿螺、牛蛙。
我们看倒数第三个叫“非洲大蜗牛”,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,也是雨后湿地中出现的大蜗牛本体。
其实,蜗牛本身属于螺类,它和螺类原本就属于一个家族。所以,非洲大蜗牛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“褐云玛瑙螺”。原产地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,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传入我国。
现在,这种原本只在非洲生活的大蜗牛已经扩散到了我国广东、香港、台湾、广西、海南等地。
由于本身来自非洲,所以对生活环境条件有一定要求,在温度和湿度上,南方沿海地区各适合这种物种生存。所以,在适应环境后,这种爬行缓慢的螺类生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快速繁衍开来。
今年,在广东和深圳等城市,雨后更是出现了众多这样的蜗牛。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有害动物,有人将蜗牛归类到害虫之列。但蜗牛并不属于虫子家族。
它们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陆生动物,虫子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动物,两者没有相似之处。
这种大蜗牛首先会危害我们的农作物,而且生命力特别强大。主要为害农作物嫩枝和嫩芽,其卵可以随着树苗、包装箱等等进行传播。
非洲大蜗牛和大多数种类的蜗牛一样,都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性。它们喜欢腐败潮湿的生活环境,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喜欢雨后出现的原因。
所以,我们平时在去一些潮湿腐败的地方时就需要特别注意这种蜗牛,不要觉得它爬行缓慢就完全无害,也不要觉得它周身软体潜伏在壳子里就好欺负,更不要觉得它白白的肉是上等的食材。
因为它的生活环境以及平时的生活习性,造成了它本身无毒但有毒的特征。
可能有人会觉得不解,什么叫无毒但有毒呢?这也正是我们下面要说的。
Ⅱ:非洲大蜗牛是众多寄生虫的中间宿主
非洲大蜗牛不仅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生物之一,同时还是我国进出境二类检疫性在害生物之一。
也就是说,这种野生的大蜗牛非常脏。
由于喜欢潮湿腐败的生活环境,所以它平时会在这些地方爬行和产卵。加上它们爬行缓慢,这就给了一些寄生虫机会,这些寄生虫会趁机寄生在它们身上,甚至有的是直接在卵期就携带了这些寄生虫。
这些寄生虫平时潜伏在这些蜗牛身上,比如广州管圆线虫。这种寄生虫无法将人当成宿主,也就是说,人并不是它们的正常宿主。但它们可以寄生在鼠类身上,也可以寄生在这类蜗牛身上。
当人们看到蜗牛时,觉得它们爬得这么慢,特别是现在有人拍段子时,见两只蜗牛在一起,拍段子的会用手抓着一个扔到一边,说你们俩不合适这样的。
这原本是个段子,可是,这些人并没有想过这些蜗牛脏不脏。
按道理说,蜗牛自身携带的寄生虫无法通过仅有的接触就进入人体,大多都是通过进食进入的。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不要去把这种蜗牛当成食物的原因。
蜗牛并不是我们平时常吃的食材,所以有些人并不知道该怎么烹饪,往往会做得半生不熟。而寄生虫在蜗牛体内,需要经过强烈的高温才能杀死,甚至有的还耐高温。
所以,当我们吞食这些蜗牛时,就会连带着这些寄生虫一并吃进肚子里。假如真吃了被广州管圆线虫寄生的蜗牛。那么,这些寄生虫会马上把这个人当成自己的宿主。
人体内感染了这种寄生虫,人会爆发脑膜炎和脑炎,以及脊髓膜炎和脊髓炎,是带有致死性的。
所以,千万不要觉得它体格大,肉多就去吃它们。我们不建议孩子去触碰,是因为虽然触碰并不容易进入人体。
但有时候孩子们并不注意,抓过这些蜗牛后并没有洗手就揉眼睛、擦鼻涕、甚至是抹口水,这些动作同样非常危险。
一旦刚才有寄生虫通过孩子和蜗牛的接触到了孩子手上,这时候他们再去触碰自己的五官,就有可能被寄生虫趁虚而入,导致寄生虫进入体内。
近日,深圳疾控中心也发出了通知,告诫市民们,在雨后见到这种蜗牛后千万不要碰。碰不要碰,就更不要提食用了,不要尝试去食用这种蜗牛,因为你并不知道它的体内潜伏着多少寄生虫。
Ⅲ:非洲大蜗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就遍布了世界各地,这足以说明它们强大的生命力以及强大的繁殖力。
它们和很多寄生虫达到了共生的状态,就是寄生虫在它们体内,可是它们也并没有事。但作为中间宿主,一旦这些蜗牛和人接触或者被人食用,就极有可能将本身的寄生虫传到人的身上。
人可没有这些蜗牛和寄生虫共生的本领,所以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。
故,我们在雨后碰到这种蜗牛后,正确的做法是远远避开,不要接触,也不要捉回家食用。
我们说的是非洲大蜗牛,还包括很多自然界中的昆虫和动物,能不碰就不要碰,因为它们看似无毒,但寄生虫本身也是一种毒,您认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