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兰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全国预防残疾日这些预防残疾的小知识你ge [复制链接]

1#

乐林峰四川在线记者李丹

8月25日是全国第五个残疾预防日,今年全国残疾预防日活动主题是“加强残疾预防,促进全民健康”。

据了解,我国目前有多万残疾人,四川有万残疾人。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、家庭幸福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,而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残疾的发生。

如何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呢?8月25日,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主任董小丽以《全生命周期预防》为题,从视力、听力、言语、肢体、智力、精神残疾等多个方面,进行线上科普。

残疾是指由于先天、后天(疾病、损伤、躯体、精神、心理)原因,经过充分合理的临床治疗之后仍然存在的长期、持续、永久的功能障碍,显着影响ADL、工作、学习、娱乐。

残疾预防的目的,是为了减少残损发生,限制或逆转有残损引起的残疾,防止残疾转变为残障。具体来说,有以下这些知识点:

视力残疾

致残因素:非传染病和传染性疾病为主

老年-白内障、视网膜色素病变、青光眼

儿童-先天遗传、角膜病、屈光不正/弱视

预防策略: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加强老年人群眼部营养剂预防用;眼部疾病知识宣传;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听力残疾

致残因素:非传染性疾病占50%以上

老年-老年性耳聋、中耳炎、全身性疾病、药物性

儿童-先天遗传、母孕期病毒感染、中耳炎、原因不明

预防策略: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降低噪音损害,改善环境;饮食营养,控制脂肪摄入;合理用药;治疗原发疾病。

言语残疾

致残因素:有遗传因素、疾病因素

老年-脑血管疾病、听力障碍

儿童-听力障碍、神经发育障碍

预防策略: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检测听力;防治脑血管疾病;儿童及时明确病因。

肢体残疾

致残因素:非传染性疾病、创伤、伤害为主

成年-脑血管疾病、骨关节病、外伤、脊髓病变

儿童-脑性瘫痪、发育畸形、外伤

预防策略: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加强宣传,改变不良生活方式;适量体育锻炼;营养均衡;安全生活环境。

智力残疾

致残因素:非传染性疾病、遗传性因素

成年-原因不明、脑血管疾病

儿童-发育障碍、遗传性疾病、染色体异常

预防策略: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防治脑血管疾病;遗传咨询、孕期保健。

精神残疾

致残因素:非传染性疾病95%以上

精神分裂、癫痫、器质性精神障碍、心境障碍

预防策略:早期筛查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;培养良好生活习惯;治疗原发病。

图片来源:中国残疾人联合会
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