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兰山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产品审批放宽再放宽未来或出现被关闭的基金zxquflze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

产品审批放宽再放宽


    未来或出现被关闭的基金


文│机构投资


    Institution


    Investment


    常银玲


    基金产品意见征求稿已经出来,如果通过,以后发行产品只要按照证监会规定的模板就可以了。产品发行由审批制真正变成了备案制。”某接近监管部门人士透露。


    “此前,分类审核制度的实行,加速了基金行业的洗牌过程,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明显。”


    上海某基金公司产品研发部曾博士表示。


    如今,在基金产品线越来越齐全的情况下,基金产品如何继续创新之路?


    【放宽再放宽】


    据接近证监会人士表示:“监管越来越宽松将是一个趋势,公募基金产品发行走市场化的道路是大势所趋。”


    “基金产品意见征求稿已经出来,如果通过,以后发行产品只要按照证监会规定的模板就可以了。产品发行由审批制真正变成了备案制。”某接近监管部门人士透露。


    这也意味着产品发行将进一步放宽。


    “去年最累的部门是产品研发部——各公司都抢着发基金,我们压力很大,工作量也比往年增加了很多。”


    曾博士用“痛并快乐着”来形容自己去年的工作状态。


    他表示:“分类审核制度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,表明证监会进一步放宽了对基金公司的监管,公募基金获得了更大的自由。”


    2010年,共发行基金147只(包括QDII)。这也就是说,去年全年平均每两天半就有一只新基金成立。


    而今年截至3月17日,已有40只新基金成立,同期还有22只基金同步发行。


    根据财汇数据显示,截止2010年12月31日,公募基金资产规模达到约2.45万亿元(不包括QDII产品),共676只产品。


    2009年同期,这两个数字分别是2.6万亿,547只产品。


    显然,2010年,虽然新基金产品类型日渐丰富,发行的基金数量达到历史新高,但总体发行规模以及单只基金规模均同比有所下滑,迷你型基金日益普遍。


    “一定时间内,市场的需求是恒定的,业内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。公司的产品数量在增加,总规模却没有增加,但是没有人会停下来。即使浪费了很多人力、物力,也只能继续,因为一旦停下来,市场份额将会损失的更多、更快!有的时候,发新产品也是无奈之举。”上述人士表示。


    业内人士透露:“分类审核制度对小基金公司的影响更加明显。一方面,小基金公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使自己的产品线更加完善;另外一方面,小基金公司面临的挑战将会加大,得做好充分准备。”


    产品井喷发行,不可避免导致渠道的拥堵。


    上述产品研发部负责人表示:“分类审核制度进一步完善过程中,如果可以对银行渠道进行改善,那将会对基金公司产生很积极的影响。”


    前述合资基金总经理助理表示:“现在的情况是银行只愿意找一些大的基金公司卖理财产品,对于小的基金公司他们大多不感兴趣。市场就是这么残酷,由供求关系所决定。”


    【新瓶装老酒的创新】


    多位接受《机构投资》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,市场上真正的创新产品很少,很多都是同质化产品,甚至有人直言不讳——“基金产品的创新其实就是新瓶装老酒”。


    某基金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向《机构投资》表示:“每个人对于创新产品标准都有自己的理解,所以最难做的地方就是让大家的意见一致。有相同的愿景和看法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。”


    某基金公司已两三年未发新产品,其市场总监表示:“不少基金公司为了扩大公司资产规模,疯狂的发新基金产品。其实很多产品就是换汤不换药,比较类似。”


    “同质化竞争比较正常,没有必要一味的追求创新,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就是最好的。”北京某合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如是表示。


    “从全球范围来看,很多知名的基金公司其产品也只有二三十个,但是规模却可以做到七八千亿美金。中国市场上基金产品有七百个左右,真正被人记住的有几个?”


    “我觉得市场上产品有两种,一种是短期热销的基金产品,一种是具备内在生命力的产品。基金公司想要做大、做强,不能只看重产品的短期热销。想要创新,可以在销售渠道上做文章。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强化内在实力,而不是盲目地发新产品。”


    业界希望监管层给公募基金更宽松的环境。


    上海通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吕红表示:“对于基金产品创新这一块,证监会是非常鼓励的。但是创新就意味着不同,证监会要充分考虑其所带来的风险性,这样的话产品不仅会批得很慢,而且被否决的可能性也比较大。所以很多基金公司对于真正的创新产品的研发有所顾忌。”


    另一方面,投资标的、投资策略比较固定,市场环境有限,基金产品想要真正创新很难。正因为如此,才导致市场上同质化产品竞争比较激烈。


    【未来基金关闭很正常】


    基金业的诸多问题,已经耗尽了投资者对基金的信任。2008-2010年连续三年,基金业资产规模严重缩水。


    对内——人才缺乏、小公司的内部斗争和规划管理等问题,对外——监管的束缚、私募的诱惑以及业绩排名等压力,让基金业步履蹒跚。


    “分类审核制度将加速基金行业的洗牌。业绩好的公司,会发展得更好,资产规模增速加快,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。反之业务能力差的公司生存空间将愈加艰难,甚至会有被淘汰的可能。”曾博士表示。


    一位基金销售人士表示:“现在基金产品比以前难卖多了,基金产品的大幅增加是主要原因。另外,基民也越来越专业,比以前理智很多。”


    某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:“我们要反思为什么基民要用脚投票,基金公司和投资者利益关注点不一样是根本。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把基金公司的股东、基金团队和基民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。把基金经理的钱和基民锁在一起甚至可以放大,关系到切身利益的话,他们投资会更谨慎。”


    “基金公司的战略定位很重要,这将决定公司的未来发展。这个行业是靠口碑和业绩说话,在同质化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,基金公司的态度很重要。”


    “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,淘汰是正常的。目前市场上有七百多只基金,还没有一只关闭的,其实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。市场份额很小的基金,一直在那挂着,其实意义不大,浪费很多人力、物力。在国外关闭基金是很正常的事,也许再过五年回过头看觉得关闭基金就是正常的事了,市场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